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民族团结故事 | 以小家筑大家,推动民族乡村脱贫攻坚

33202 4
Serendipity1 发表于 2021-4-9 21:03: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松元村地处云南省澄江市海口镇东部,坐落于澄江市的东部山区中,辖区内多山地,植被保护完整,东临南盘江,南临海口河,西接抚仙湖,毗邻玉溪市华宁县、昆明市宜良县,共辖草格、石龙、石门等九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00多户,民族构成丰富,以彝族、苗族为主,杂居有少数白族、傣族。据《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元朝起松元就有少数民族定居,由于交通闭塞山路难行,传统民族风俗文化保存较全。  
      卑映雄,则是松元村的现任委会村书记兼主任。他是云南澄江人,彝族,现年42岁,自2010年任职以来曾多次获得澄江市委表彰,先后获得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家庭等荣誉。在参加松元村村委会工作后,积极建设党组班子,培养青年骨干, 带领本村委会九个村民小组的800多户村民成功脱贫,推动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
7c9a03b738c302a17fe7c228f8d7d628.jpg
      如今,在卑映雄的带领下,松元村利用高原光照充足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烤烟种植,果木经济,水产养殖,在2019年实现了全面脱贫。
94d4ce77f050bee6a532fc56c3141999.jpg
晨雾中的松元村
      清晨,山色空蒙,通向松元曲曲折折的柏油路劈开了笼罩在山间的晨雾。向行人展现立春后那一抹早已翠绿葱葱的山色,其中偶有桃花梨花点缀,春风拂面,虽还带有一丝丝凉意,但已褪去了冬的寒意。远山的坡地上,挂满金色的柑橘的果树整齐排列其中。车行至谷底的草格村,映入眼帘的是云南高原山区特有的大片红土地,在山峦起伏的喀斯特地貌中,这样的良田实属罕见。松元村委会就设在草格村中。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村委会正在组织在家务农的少数民族妇女们参加文娱活动,村委会里,只见参加活动的村民们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
99e13dc44e3fde45c6a497570d84e240.jpg
      其实,就在10年前,松元村委会这还是一个办事处极其简陋,每个村落连客事房都没有的落后地方,村民们的土坯房里,牛、羊与人混住在一起,人居环境极差,村里的小路和连接周围村落的道路也都还是土路,雨天泥滑路,晴天扬灰路,生产生活和对外交往极为不便,为此,村民们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过度的砍伐和耕作造成了水土流失,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劳动力的青壮年们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落里的老龄化严重,贫困似乎成为了一个恶性的循环。村民们要脱贫,乡村要振兴,历史的前进是必然的,然而由谁来推动,什么时候推动,这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

十年成长,以小家筑大家
      十年前的一个雨夜,在外务工的卑映雄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他的女儿高烧不退,他只能请假连夜从县城往家里赶,十多公里的山路在这个晚上显得那么遥远,那么异常崎岖,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简陋的医疗条件和艰难的道路让这里的人们连医治个小病也成为了大难题,长期在外务工的卑映雄在此刻开始思考要不要回到老家帮一帮这里的村民,但回到老家后又能做什么呢?多次纠结和思考后,年轻的卑映雄选择了回到石门村,选择了一条注定艰辛但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2010年,在众多村民期待的眼神中,抱着一定要为村里做一点事的卑映雄参加石门村小组长的选举,成功当先后立即投身工作。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多方协调争取政策,先后为村民们修建起客事房,成立引水渠渠修建工作小组,在大山腰上修建起星星点点的蓄水池和连绵不断的引水渠,解决了村民们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借助市县相关政策,拓宽整修硬化村里村外道路。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经过六年的努力,石门村小组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村民们的认可度空前提高,为此,作为村小组长的卑映雄也得到了上级镇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6年的村委会换选举届中,卑映雄从2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松元村委会主任。2018年海口镇人事调整,又被正式任命为松元村委会书记。这时,身兼数职的卑映雄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但他奉行“以职责为重,不以职位为重”的理念,积极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将在这一年迈入入全面小康社会,如何让这个贫困村脱贫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这是对卑映雄的又一次“大考”。
6786c23beb3d0391b765766de11b6e6e.jpg
基础须牢固,推动党组班子建设
      由于长期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松元村委会各村的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无论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村务管理的班子组成人员年龄都偏老龄化,同时松园村又是贫困村,简陋的条件难以留住人才扎根基层,人事流动性过大让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卑映雄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对村委会中的班子进行调整重组。这次调整,为多名经动员回村的大学生搭建起回乡加入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平台。这些新生力量中,年龄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不到31岁,党组班子的整体文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战斗力得到了增强,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积极顺利。
      为鼓励年轻人扎根基层,卑映雄对下属倍加关心爱护,工作中大事小务发扬民主,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做,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意见,在面对利益时,作为村委会的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带头做到共产党员“在利益面前让,遇到难题带头上”的优良作风。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9e86e7fe035b6fb0b7cde4dbad9832f.jpg
开辟路径助脱贫,乡村振兴须创新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卑映雄的带领下,松元村委会遵循中央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总揽全局、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产业扶持、社会兜底的扶贫脱贫攻坚工作。
      鉴于松元村委会各村农作物种植历史悠长,传统的经济作物不仅收入低而且过度开垦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态更加恶劣的现实。经过深入调研讨论,卑映雄认为,松园村委会的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产业要有科技支撑。2014年以来,松元村委会以天然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通过引进技术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烤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云南省玉溪市自古以来就是烤烟名郡,澄江又是玉溪产烟重地,是“云南首届最具影响力烟区”的有力竞争者,松元村虽然地处山区,但山谷坡地有大片良田,具有天然的优势,非常适合种植烟,在依托烤烟产业帮扶模式的同时,又积极引进核桃、柑橘、特色水产养殖。通过实施强化经济作物生产和养殖各环节技术培训、责任田包干到技术员、全程跟踪技术指导等措施,松元村成立合作社(含172户),核桃种植达940多亩,抗浪鱼养殖初见成效,柑橘产业初具规模。果树种植即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又起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践行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松元村委会的贫困家庭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了更多的实实在在实惠。
dc898458e3d820ea4724f7311743dea0.png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阻力。卑映雄回忆到:“在产业扶持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村民不理解也不信任我们,他们担心自己没有技术,没有销路。后来我们在种植前组织党员挨家挨户反复做思想工作。又请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们来讲解。同时积极改善农户们的基础设施,投资了526万来接管子给农户们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带领一部分农户去大理参观学习种植反季节的芦柑。收获季节来临时积极主动帮他们联系经销商,打开销路,逐步取信于民,获得村认同。现在各村的老百姓都非常信任我们,家庭收入也普遍提高了,老百姓非常开心,我们也非常开心”。据2014年的数据统计,松元整一个村委会共有69户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203人,是澄江最贫困的地方,但到2019年,松元村委会全面实现脱贫。

文化振兴须保护,大力扶持教育文化事业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松元村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松元村委会下辖的石门村,村子原为“阿苦所”,译为汉语即为石门之意。村子三面环山,村内古树参天,古建筑众多,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将整个村寨连在一起,村寨内建筑多为“一颗印”的土木结构房屋,石门村至今保存下来的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1705年。院内建筑雕梁画栋,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4年申报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后,开始了以古修古,因地制宜保护老房子的工作。
9c8af82cf46fbba12311f0995df3538f.jpg
      石门村古村落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这与澄江市打造“三个国际化城市”的旅游发展思路高度契合。为此,卑映雄带领村委会干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改造村内道路、管网及其他硬件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石门的村容村貌,为生产生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为保护松元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卑映雄请来民间的艺人们深入到小学课堂开展刺绣课程。他这样说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从小孩子抓起。”丰富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促进几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松元村委会经常组织村民们参与彝族、苗族的传统节日。
86a36add31333c3a0ed4e22c48b4d8dc.jpg
      扶贫更要扶智,家乡要吸引人才,更要能培养人才。卑映雄非常重视教育,为支持当地小学教育的发展,只要学校遇到困难他都要会义不容辞主动帮助解决,尽村委会力所能及在资金上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经多方努力,松元小学装上了多媒体黑板,为每位住校的学生装上了蚊帐。每逢教师节、儿童节,村委会都会拨出一部分资金,为教师和学生庆祝节日。践行“再穷不能穷教育,家庭收入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要抓好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一起努力”的理念。如今,松元村委会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没有一个辍学。
结 语
以小家筑大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以身作则,带领本地干部和人民推动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卑映雄以自身之难看到了大家之难,推己及人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播撒在崇山峻岭之中。卑映雄只是万千基层工作者中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还有许多他这样默默为乡村振兴事业付出的人,致敬基层工作者。
59230f174ac329ef8e50fc4aab1e01cf.jpg

57a6327eb108669d76dad8a4c4f22252.png
作者 | 毛丹
顾问 | 青觉
主编 | 严庆
监制 | 王伟
   编辑 | 刘泽锋

“民族团结进步之声”公众号的邮箱是mztjzs999@163.com,在此十分欢迎大家向我们提供与民族团结故事有关的素材与稿件

评论4

抚仙湖Lv.12实名认证 抚仙湖认证 发表于 2021-4-9 21:22:20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非常优质的内容,感谢分享!
抚仙湖网 - 生活在澄江,爱上抚仙湖!
周放Lv.3实名认证 抚仙湖认证 发表于 2021-4-9 21:31:56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有两三年没去了,变化挺大
秋日思雨Lv.2 发表于 2021-4-9 22:31:00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美好生活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当阳光投到水中Lv.2 发表于 2021-4-10 09:27:56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